再生能源躉購費率收大刀,太陽能業者留生機

再生能源躉購費率收大刀,太陽能業者留生機

 

經濟部針對 2019 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調降的幅度終於與業者達成共識,費率降低的幅度大幅優於先前的版本,躉購費率調降幅度從原本的平均 12.15%,縮減為 1.66%,無疑是政府部門大為讓步,為業者留一線生機,此調降費率幅度將可保有電廠投資業者的報酬率,也可刺激更多電廠開發商來投資台灣的太陽能電廠專案,可望進一步帶動對太陽能模組、電池以及太陽能矽晶圓需求的活絡,今年台灣太陽能電廠裝置量也可望創下新高表現。

原先在 2018 年 11 月時,經濟部所公告的前一版 2019 年太陽光電躉購費率草案,地面型太陽能降到每度 3.7728 元,調降幅度為 12.15%,水面型太陽光電則為每度 4.1665 元,降幅為 11.16%,降幅之大令目前已連年虧損的太陽能業者群起抗議,主要是針對政府未考量太陽能電廠的投資外部成本,以致於算出官方版本認定的太陽能電廠建置成本過低的結果。

對太陽能電廠投資者來說,一般來說大型資金的投資案報酬率設定約在 5% 以上的水準,但若以先前費率大砍 12.15% 的幅度來說,業者估算,太陽能電廠投資的報酬率約僅 2-3%,投資者可能就不會選擇將資金進駐在太陽能電廠市場。

在此新拍板的費率下,研調機構 EnergyTrend 則預估,以地面型躉購費率為例,2019 年度的費率新增有併聯電業特高壓供電線路者,相較一般類別躉購費率約增加 0.4 元 / 度,預估 IRR 可以達到 7% 以上水平。若是無併聯電業特高壓供電線路者,加入 VPC(高效模組符合自願性產品驗證)6% 的獎勵,其 IRR 仍可超過 5% 以上。

對業者來說,自去年 11 月公布了躉購費率的草案之後,由於降幅太大,雖然政府表示還有 2 個月的時間可以繼續協商,但因政策不確定性因素,也導致國內相關的工程或製造業者以及投資人壽險基金等都先暫時停擺,觀望心態重,而在目前躉購費率已拍板定案而且降幅優於預期下,國內太陽能產業上下游可望重新啟動。

至於影響的太陽能業者來看,最主要當然是電廠建置廠商,台灣 EPC 中小型廠商約有 400-500 家,而國內幾乎所有的上市櫃太陽能業者都有布局電廠開發事業,包括聯合再生、茂迪、碩禾、中美晶、元晶以及安集等等;對電池、模組製造業者來說,若國內電廠內需市場打開,而且政策上針對 MIT 產品給予更多補助,對製造業來說也相對有出海口,也透過國內電廠安裝累積,等於也幫電廠從業人員在國內先練兵以及創造與國際的投資基金接軌的機會,再前往全球各地開發案場。

面對缺電時代來臨,政府進行能源轉型,擬在 2025 年時達到太陽光電裝置量可達 20GW,預估可直接創造的產值約 8,500 億元,外擴效益下的產值更可達到 2 兆元,但研究單位也認為,太陽能電廠裝置的進度除了躉購費率為投資誘因之外,其它包括土地的整合、土地法令的政策限制以及地目變更的困難上,這些障礙需要再突破,才能有機會達到 2025 年 20GW 的目標。

 

臺中市政府低碳城市推動辦公室

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99號臺中市政府惠中樓九樓 | 服務電話:0422289111#10963 | 服務信箱 | 網站總瀏覽人次: 1697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