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又新專欄-智慧城市發展 智慧交通網絡的重要性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於2018年11月舉辦「第五屆國際綠色智慧交通論壇」。這次論壇以「智慧交通建設推動永續城市的發展」為主題邀請14位國內外產官學專家齊聚一堂,與二百餘位與會者,分享討論研究成果。
自2015年聯合國通過《巴黎協定》後,世界各國加速轉型,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而城市轉型須從減少碳排量著手,並從四個方向逐步改變,分別為建築住宅、交通、工業及電力的生產。以交通為例,汽車聚焦兩大主軸,分別是減少燃料使用的電動車,以及全方面的自駕車。臺灣電動機車在政府的補貼下逐步成長中,而自駕車其出車禍的比率遠低於人為,這是一大轉型。對於這個新興產業的發展,臺灣能否跟上腳步值得我們探討。
陸、海、空的「載具」,在人類社會都扮演著重要角色,臺灣若能擴大發展自駕車將帶來許多益處,能解決駕駛員短缺和酒駕問題、提高道路使用率及能源效率,並促進共享模式。未來,跨領域整合人工智慧、科技、大數據與汽車工業將賦予原本汽車全新的定義,臺灣ICT製造與研發若與此新興產業結合、加上腹地小還有複雜的交通道路的設計經驗,皆有助於發展自駕車的優勢。
海運方面以貨櫃輪為例,當年國內長榮集團創辦人有其獨到的眼光,成功將貨櫃輪取代散裝輪船,更在世界闖出以貨櫃輪載運的名聲與運量第一。
人工智慧的導入也改變了空中載具的發展。由於人類的活動受地形限制,因此較難以行走或是較危險的地帶,可以依賴無人機的協助來完成各項救援任務與工作。如:空投物資、空中探測及民間郵遞工作等,皆可看到其身影。
無論是自駕車、自駕船或是自駕飛機,結合載具與人工智慧,皆是未來無法避免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