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助營造跨足沼氣發電,為全台豬農找出路
瑞助營造
國內營造大廠瑞助營造,去年才剛完成台中花博四館、台中港三井OUTLET PARK等作品,各界讚譽還久久未散,轉眼,瑞助又有了新發展,正式跨足循環經濟領域;首發代表作「祥圃集團新合興牧場沼氣發電工程」,預計將成為新一代沼氣發電的參考典範。
台灣有7,400多座畜牧場、550萬頭豬隻,每天,大量的豬糞尿水不斷從畜牧場內排出,嚴重影響環境與生態。然而,可別小看這些令人皺眉的排泄物,糞尿廢水因含有大量糞便固體,屬於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過程中會產生沼氣,而收集沼氣則可產生電能,是循環經濟、生質能源的最佳應用。
新一代沼氣發電所帶來的新契機
然而,傳統三段式廢水處理系統因氣體產出效率不佳,在投入與產出不符經濟效益之下,農民獲利空間小,投入意願也低。但最近,沼氣發電終於有了新的展望。
「過去,我們以廢物的視角來看豬糞尿,如今在循環經濟的概念下,則視為一種生質料源。」祥圃實業營運長室協理林陽山指出,肥糞經過有效處理,重新回到農地,不但減少地球暖化、減少廢水處理過程,土地也因獲得有機肥滋養,減少了化學肥支出。沼氣發電後,可供豬舍保溫設備使用,廢水處理後,也已達排放標準,可用以清洗豬舍,「完全符合循環經濟的定義!」
祥圃實業因發展旗下「良作工場」的豬肉品牌,五年前購入位於草屯,擁有30年歷史的「新合興」牧場,以做為示範場域,以及教育訓練、產品測試之所;未料購入後發現,廢水處理設備過於老舊,所產臭氣時常困擾附近鄰舍。為保護環境、提升品牌形象,祥圃毅然決定投入3,000多萬,導入沼氣發電設備。
結合四大單位,不計代價投入
然而,新合興飼養豬隻約僅2,000頭,投入沼氣發電並不符合經濟效益。幸好得知,逢甲大學綠能中心研發的「二階段高效厭氧發酵技術」已獲4項專利,與傳統廢水處理系統,每頭豬每天約可產出0.1立方米的沼氣量相比,此新一代沼氣發電技術可提昇30%-40%的沼氣量,產電效益佳,非常適合國內小型豬場使用。
傳統三階段廢水處理系統是在蒐集豬糞尿後,先進行固液分離,將固體糞尿與液體糞尿分開,固體為堆肥使用,還肥於田;液體則進行厭氧發酵以產生沼氣,可進行發電,然而,沼氣產氣量始終無法提高。
經逢甲大學研究後發現,其實固體部分富含機質,可提供厭氧菌發酵,因此將過程改為,固液不分離,第一階段將豬糞尿充分攪拌,第二階段即進行厭氧發酵,分別產生氫氣與甲烷,甲烷助燃,將兩者混合後可大幅增加燃燒效率,可較一般沼氣發電燃燒效率高出25%,且過程中幾無臭味。
有了逢甲大學的專利研發,搭配亞洲氫能的專業發電設備,這時,祥圃還需要一個專業的工程整合單位。經逢甲大學推薦,曾經榮獲「台中市低碳城市傑出貢獻獎」的瑞助營造,於是出線。
不斷優化、降低成本,小農也可無痛投資
對營造公司來說,祥圃的案場規模過小、經費著實偏低,但瑞助仍願意縱身投入,「其實,循環經濟一直是瑞助的目標,」瑞助營造經理張世明表示。身為營造大廠,瑞助不但會蓋房子,更全面發展綠建築理念,近年來看好循環經濟的市場潛力,去年特別成立了瑞祐綠能科技,就是希望在循環經濟、再生能源上貢獻己力。
然而,台灣近八成為小型豬場,一般小農無法如祥圃,以企業實力投入如此龐大資金。因此,瑞助不但不計代價投入,更希望藉此案樹立一種參考模式,將成本不斷下修,以台灣優秀廠商的材料與設備代替進口,好使一般小農看得到效益,且有能力投入,如此,才能真正將循環經濟落實。
由於此案為逢甲大學在台灣的第一個現場實作系統,營建過程必須不斷依現場實況邊做邊微調,瑞助的圖面設計更從初稿一直修改到第十二版才總算大功告成。「辛苦的還不只於此,」張世明說,耗時一年多,系統完成後,至今仍須不斷檢討,以使製程最佳化,並不斷朝減少成本的目標前進。
「製程是不是可以更優化?經費是不是還可以再降?」張世明不斷問,因為質優價廉,才能推廣出去,讓更多人享用,瑞助更希望帶動國內業者共同投入,使循環經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可具體實踐的再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