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不浪漫! 暖冬農民依舊叫苦 從謝天到資訊掌握的挑戰
今年迎來暖冬,即使沒了寒害,農友依然叫苦。在美濃種紅豆的朱正富煩惱降雨不足,在屏東種蓮霧的黃進文要處理裂果、採收期提前,產銷計畫來不及配合、價格下跌等問題。傳統的農民曆、務農的習俗諺語、教科書上的原理原則,在極端氣候面前頻頻失效。新一代農友如何面對未來可能升溫1.5°C的挑戰?
農委會23日召開「氣候變遷下農業的挑戰」座談,請來第一線農友分享經驗,並邀產官學共商如何提供更「有用」的氣象資訊、抗高溫的種苗、與農業保險。農民認同這些機制的重要,但也提醒,農民自己也要有想法,才能把知識引進來。
從農不浪漫 掌握資訊 連十分鐘都有差別
「照書養養不好,只能照豬養、累積知識。」桃園農友吳成富以溫網室為例說明,過去都說溫網室可以防蟲、防雨、保溫。但實際蓋了才發現,蟲也變聰明了,蟲卵下在網室邊緣,孵化後馬上進入溫室。網室裡沒有天敵,蟲吃的更高興。
吳成富記錄到,近四、五年夏季夜溫低於25°C的天數越來越少,這讓溫室內的光合作用不順暢、連帶影響水分控制植物生長的情況。後來導入內遮蔭、調整通風,加快對流後,生產才趨於正常。
「氣候變遷下,我們比別人更有優勢,」台灣最早導入農民契作栽培管理的碾米廠壽米屋總經理陳肇浩自信的說,壽米屋擁有專業博士群,他們綜整生產、研究、銷售、市場的技術與經營決定最適合的品種、最適合播種時間,研發現代版的「黃道吉日」。
台江生技公司總經理顏榮宏則以智慧科技提升傳統智慧。他表示,現在是智慧農業5.0的時代了,過去老漁民憑經驗看「水色」[註],現在靠手機APP拍照不僅自動分析水色、還能數蝦苗、提醒何時換水、添加飼料。公司也從蝦苗選種著手,尋找可抗逆境、且育成時間較短的品種。
顏榮宏認為,農委會提供的漁業氣象APP不錯,但對水產養殖來說,差十分鐘就變化很大,氣象的時間間隔還要更短才夠用。
「現在不做,以後來不及」 農委會規劃增加對抗氣候變遷經費
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特別報告指出,2030年到2052年之間,地球暖化可能達到1.5°C。為凝聚氣候變遷政策特別召開會議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一開場就言明,農業部門受氣候影響最劇,「現在不做,以後絕對會來不及」。
他說,到現在還是有人不相信氣候變遷,但從災損來看,1990至2000年平均每年農業災損50億;2000至2010年增加至100億;2010至2018年平均約150億,未來還會增加。
陳吉仲表示,農委會會從技術面著手,包括耐高溫、抗乾旱品種的育種研發、氣象預測與資訊加值傳遞等。這些方法還來不及上場的時候,農業保險需要先準備好,這也是社會調適的一環。
他坦言,現在相關經費只有4億,期望爭取增加到6億,否則,各項對策都將淪為空談。
靠政府也靠農民 改變思維才能抗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有的農民積極以對,但陳肇浩說,他看到許多農民仍是畏天、敬天、謝天,面對氣候異常最常用的對策是燒香、拜拜、擲筊。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也有類似觀察。他說,台灣有很現代化的農民,使用28.8度、26.9度這樣精準的溫度分析氣候影響,但也有的農民還停留在農民曆、傳統諺語法則的時代。
他說,農民其實很會上網,也看網路訊息,但大眾氣象與農民氣象不相同,各自解讀反而會誤讀。他建議要有專為農民設計的單一入口資訊。
「種植前,就要想到可能遇到最惡劣的狀況。」歷經氣候考驗,朱正富的經驗是——提前因應雖然不能讓損失歸零,但可以減到最低。必須試想淹到80公分、1公尺的狀況,而不是等到災害發生再來想辦法。
「政府要輔導,農友自己也要有想法。」朱正富說。
顏榮宏說,極端氣候下,從農不能浪漫,要回歸數據、回歸專業。「腦袋打開、知識進來、想清楚,『也許』大家發大財。」
註:「水色」指的是水中微生物、浮游生物、懸浮顆粒、溶解物質的顏色和濁渡的總和。過去多以肉眼來觀察,有越來越多的漁友改以試劑進行水質檢測,並佐以菌種來加強水質的營養及穩定。資料來源:〈養殖智慧結晶:「做水色」〉(科技大觀園 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