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又新專欄 – 對抗氣候變遷 從農耕開始轉型
聯合國於1945年成立世界糧農組織(WFO),並在1981訂定10月16日成立糧農組織並訂定此日為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每年以不同主題舉辦活動,吸引各國政府就不同主題與活動解決各界的問題。2016年「氣候在變遷,農糧亦必變遷」、2017年「改變移民未來,投資糧食安全,促進農村發展」到今年的「努力實現零飢餓」,都是系列性的問題發展與延續。
2018年的主題「零飢餓」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二項,是希望把飢餓降到零。據聯合國的《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顯示,全球尚有逾8.2億人口處於慢性營養不足的狀況,過去這幾年有不少改善,惟2017年又開始惡化。目前糧農組織也發布了相關報告說明主要原因是因為目前經濟成長緩慢、氣候變遷產生了極端氣候,造成流離失所、農作物生產不足等狀況。
另外還有每年發表一次的全球飢餓指數(GHI),用於評估全球對抗飢餓方面的進步和失敗。GHI的指標有四,分別是「營養不良者占人口的百分比」、「五歲以下體重不足兒童的發生率」、「五歲以下兒童的發育遲緩」及「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今年聯合國也發表新的調查報告,是符合永續發展目標17項的第二項「零飢餓」。並呼籲從供給面與需求面做一個調合。
從供給面看,由於農業發展非常的快,使得人類糧食的浪費也跟著攀升,尤其是在生產面的部份,因此應從生產面開始改變。從傳統農耕作法到導入科技,一路到自動化生產,這都是為了減少各生產過程的浪費。為了讓消費者知道食用的糧食來自何處,各國農民紛紛透過物聯網等科技的輔助,精準掌握生產與製造的過程與方法,使得生產履歷逐漸備受重視。
以國外的耕作為例,為了精準掌握與供給植物的養分,農夫們透過感知器、採滴灌的方式供給植物所需的營養及水分。另外還有膠囊式提供適合、足多的養分。以色列的農業生產為例,為了減少農藥的使用,該國透過運用果蠅減少害蟲、增加自然界的自然受粉等作法來提升收成量,且這些都是都透過雲端科技的輔助達成的。
科技化的農業是目前從生產面解決糧食問題的主要方法,但是目前還有很多國家做不到,這是因為受制於經費的不足導致基礎建設無法構建,以及農業智慧財產權的問題等。因此目前農業生產要邁向科技化過程還需減少各項爭議,讓各國農夫放心且安心從事生產的工作,希望在世界糧食日讓大家反思以農業供給面解決「零飢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