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後到歐洲,吸管、保麗龍杯都不能用了

兩年後到歐洲,吸管、保麗龍杯都不能用了

 

 

Shutterstock

歐洲議會在日前通過全球目前最全面的禁塑令,將在2年內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用品,從免洗餐具、吸管、攪拌棒、到保麗龍杯都在內。

禁塑大躍進!歐洲將自2021年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用品。

歐洲議會在3月27日,以壓倒性560票贊成、35票反對的投票結果,正式通過討論已久的禁塑法案,包括吸管、餐具、棉花棒等等,全都將在兩年後於歐盟國家全面禁用。雖然各國近年來已經陸續推動減塑措施,但是如此全面性的禁用,倒還是頭一遭。

根據此項禁令,兩年後到歐盟各國,將再也看不到下列這些一次性塑膠產品,包括餐具(例如叉子、刀子、湯匙、筷子、餐盤)、吸管、攪拌棒、棉花棒、氣球桿、保麗龍杯、以及氧化性可分解(Oxo-degradable)塑膠做成的一次性塑膠用品(例如塑膠袋)。

其中在台灣比較少被討論到的是氧化性可分解塑膠。這種原料曾一度被認為是塑膠的綠色替代品,但根據歐盟在2018年提出的報告,氧化性可分解塑膠只是在傳統塑膠摻雜人工添加物,雖然能讓塑膠碎裂成更小分子,卻無法生物分解,仍舊可能殘留在環境中。加上這種材質又不易被辨別區隔,如果被回收與堆肥,反而會對回收體系造成損害,因此一樣納入禁令。

濕紙巾跟香煙濾嘴,也要標示塑膠成分

其他比較少人想到的塑膠相關產品,也被要求做出清楚標示。例如,濕紙巾、尿布(很多成份是合成化纖做成的不織布)、香煙濾嘴(是的,香煙頭裡面還有塑膠成分)等等,如果有任何塑膠成分都必須清楚標明,在包裝上也需提醒消費者這種產品若是隨意丟棄,可能造成的環境破壞。「污染者付費」原則也會被應用在漁網上,不過不是漁民、而是漁網製造商,將必須針對流落在海中的漁網付費。

該法案亦設定出其他的環保目標,包括在2025年前,在歐盟各國使用的塑膠瓶的原料有25%必須來自回收塑膠,2030年則要提升到30%。此外,到了2029年,90%的塑膠瓶皆必須回收。

根據歐盟資料,歐洲每年創造出2500萬噸的塑膠垃圾,但不到3成被回收,超過8成的海洋垃圾都是塑膠廢棄物。

「在減少海洋垃圾與塑膠污染的路上,我們今天跨出重要的一步。我們知道了,我們也能夠做到。歐洲正在設定全新與有企圖心的標準,替世界其他地方鋪路,」歐盟執委會副主席提莫曼斯(Frans Timmermans)說。

臺中市政府低碳城市推動辦公室

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99號臺中市政府惠中樓九樓 | 服務電話:0422289111#10963 | 服務信箱 | 網站總瀏覽人次: 1697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