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現場】我很醜,可是我很紅 醜蔬果「訂閱經濟」救剩食
Misfits Market官網
報紙可以訂,現在連外觀不美、尺寸不夠的「NG」作物,也可以訂!美國開始出現醜蔬果「訂閱經濟」,不僅搶救剩食浪費,成本也較低。但是,這種環保做法,為何卻也招致批評?
捲曲的小黃瓜、連體嬰的番茄、長出爪子的紅蘿蔔、掉了一塊皮的杏仁……,皺皮的、畸形的、有小斑點的、表面不光滑、長不大的、顏色不均勻的、市場價格抵不上採收成本而被放棄在田裡的……,就要變成垃圾?
現在,這些奇貌不揚的「醜蔬果」,正在美國翻身,甚至有人用道德和環保的角度,彼此攻擊,爭奪它們。
「外貌」協會讓醜蔬果難以上市
因為這些外觀不完美的NG作物實在很冤枉。他們的營養價值、味道、和口感,其實跟同時、同地出產的作物沒有兩樣,但卻因為多數商家和消費者都屬於「外貌」協會,讓它們無法上市。
細查其外觀缺陷,主要是來尺寸和外表不夠大又漂亮。也有一些被放棄的作物,是農夫盛產採收不完或不敷成本,商家換了新包裝,就把它們埋藏在倉庫裡;或是有更新鮮的貨得上架,就從此無行無市。這些因素,也沒有一樣跟它們的內在價值相關。
事實上,很多消費者對「醜蔬果」的接受度很高。在台灣,也曾有在市場零星出售,很快就被搶購一空的新聞。但是忙碌的消費者無法窮盡所有的出售時間與地點,無法預期何時可以在哪裡買到,更難四處奔波尋找它們。於是,定期寄送的醜蔬果「訂閱(subscription)經濟」在美國應運而生,而且帶來很多額外的永續效益。
量身訂做的醜蔬果訂閱經濟
首先,這些商家的訂閱方式,讓客戶很方便就能享用這些作物。多數的商家,都會在網路上讓消費者看到當期有什麼作物,也會制訂幾種重量或紙箱大小的規格。客戶可以依家庭人數與需求,選擇合適的訂購量,廠商就會每週把這些NG蔬果送到家門口。而且多數商家可以客製化,讓客戶選擇要不要修改作物的內容和規格,要不要指定送貨的時間。他們也在網路上提供相關的食譜,讓客戶知道可以怎麼調理、切塊,壓根不會讓作物的醜貌影響菜餚,仍然可以色香味俱全地上桌。
美國有些非營利組織,像是各地的社群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組織,也有提供醜蔬果訂閱服務。不過他們多半要客戶自己開車去載這些作物,整體的運籌沒有這些商家這麼方便。自動續訂、送到家門口的新模式,大大免去了所有家戶開車到賣場採購,交通與賣場營運的碳排放量和時間、人力。
新商業模式有助挽救剩食
這個新商業模式的環保意義,還不僅止於此,這也有助挽救剩食。美國農業部估計,每年有數10億噸的蔬果都沒有被食用,就浪費了。而且,在蔬果尚未進入供應配送鏈之前,就有1/3被遺棄在農場裡。
付諸東流的,不只是作物。業者Imperfect Produce指出,被廢棄的食物,耗掉了21%的新鮮用水、19%的肥料、18%的耕地。這些食物被浪費,也等於用在上面的土地、水、能源都白費了。
而且,它們也不會化作春泥更護花。因為在各農場四處散落或未被採收的作物,其實會影響地力的平衡,甚至妨礙新作物的生長。
出了農場的作物,可能在運送過程被耗損、到了市場沒有賣出就被下架,他們也是醜蔬果訂閱挽救的對象。NG作物訂閱業者Misfits Market的CEO拉米敘(Abhi Ramesh)就告訴《華爾街日報》,彙整各種來源,在他們所找到的貨源,就有75%的作物本來不會有歸宿。
醜蔬果比市價便宜3到5成
另外,自動繼續訂購的醜蔬果通常也比較便宜,大約比市價便宜3到5成,可以節省客戶的支出。1週大約從11~15美元(約330~450元台幣)起,就可以訂到足夠小家庭吃1個星期的多樣蔬果,而且可以選有機作物。
因此,訂閱醜蔬果的商業模式在各地遍地開花,也獲得投資人的青睞。甚至,在實境節目《創智贏家》(Shark Tank)中,Hungry Harvest還因此得到10萬美元的創業基金,因此成立。去年才成立的Misfits Market,也才剛在6月中獲得1650萬美元的A輪注資。
美國的多數中大型城市,都已經可以訂得到定期自動送達的NG作物。在觀念比較前衛、熱鬧的都會地區,像是加州、芝加哥、華府、麻州、紐約、西雅圖等地,甚至同時有多家供應商可以選擇。
這爆紅、強調永續的新創事業,也引來不同的聲浪。
醜蔬果訂閱打擊慈善食物銀行?
例如,傳統的社區支援農業機構CSAs認為,這些醜蔬果本來可以直接送給幫助弱勢的食物銀行,現在他們卻得以進入市場找到新買家,大大縮減了食物銀行的貨源。這些公司卻因此獲利,根本不公平。
也有人認為,這些公司耗用太多紙箱,根本製造垃圾又不環保。所以,Imperfect Produce就開始回收紙箱,請客戶在送貨日把舊址箱放在門口,公司會回收,也視紙箱可堪使用的狀況,捐給非營利組織使用。
《大西洋月刊》分析,當有人把垃圾變黃金,可以獲利時,這些聲浪都可以理解。醜蔬果的利弊得失,要看從哪個角度切入。美國、甚至全世界的食物產銷鏈,的確有許多亟待改進之處,有人遭遇飢荒之苦,也有許多食物被浪費,一直都串不起來。但是這些新創公司,至少針對目前的問題提供好的、務實的解方,而且還是有幫助到工人階級、農民和低收入戶,增加農民的收入,也讓弱勢可以用低價買到好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