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IMON EVANS;翻譯:鍾宜珈
引用來源:
『參考要點』:2020年的病毒大流行造成全球碳排放減少、石油需求及燃料價格降低,連同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也下降,倘若無法運用負排放技術(Negative Emissions Technologies),則為了維持1.5oC所需的減碳排量將會更高,除非每年碳排放達到淨零,否則大氣中的碳濃度和全球溫度都將會持續地上升。
為了建立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如何影響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全球視圖,Carbon Brief透過各種來源收集相關數據資料,這些資料包括:初級資料、數據、替代指標、新聞報導和第三方預測,其範圍涵蓋了:道路運輸需求、航空、工業活動、經濟生產、電力需求、空氣污染、大氣碳含量和其他相關指標。其中,在一些國家和部門當中,新型冠狀病毒危機對「國際航空」的影響最為嚴重。
圖說為2019年與2020年的3月期間,全球國際航空的可視化圖形對照,圖中顯示,2020年歐洲地區的國際航空交通運輸量比2019年的運輸量還要低,顯示2020年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影響,使得航空業的運輸密度驟降、幾近蕭條。
但並非所有的資訊都可以如此輕鬆地轉化為對碳排放的影響,例如:由衛星導航製造商TomTom製作,並由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追踪的全球交通數據資料顯示,許多城市處於封鎖狀態時,道路使用已不復存在。但是,每個城市的「擁塞指數(Congestion Index)」並非與整體運輸所使用的燃料有直接相關。
同樣地,德國聯邦統計局(German Federal Statistics Office)發布的「卡車通行里程指數(Truck-Toll-Mileage Index)」顯示,2020年3月的貨運量下降了5.9%,這是前所未見的;雖然這僅是德國道路運輸需求的一部分,但同時也提供了疫情影響工業活動的數據資料。安迅思(ICIS)公司的分析師馬庫斯·費迪南德(Marcus Ferdinand)告訴Carbon Brief:「該數據與德國工業生產有很強的關聯性,代表其可為經濟活動的發展,提供一些「早期提示(Early Hints)」。到目前為止的數據資料,也顯示了此次病毒危機,已造成2020年全球碳排放大幅降低。
瑞典能源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在確定了Carbon Brief的分析結果之後,於2020年4月8日發布了疫情影響全球石油市場的更新版估計:「今年石油需求將會下降9.4%」。隨後,在2020年4月15日,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更新了2020年的石油前景,預估燃料價格將會下降9.3%,與瑞典能源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的預測結果相似。
這些石油產業的降幅預測,現今已納入Carbon Brief的分析中,其將今年全球石油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幅度從Carbon Brief初步分析的8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到13億噸。Carbon Brief估計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對碳排放的影響尚不確定,但今年的碳排放預估約可達到20億噸,這已經是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的5.5%左右。然而,全球碳排放量的5.5%,並非完全等同於2020年減少5.5%的碳排放,因為這些對國家和產業的影響估計,是相對於沒有病毒發生的情況下所進行的估計。
為了將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影響放在更廣泛的氣候背景下作探討,值得注意的是,想要將暖化溫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下,則近十年的全球碳排放,每年還需再減少6%以上,才能將暖化的溫度,比工業化前的溫度再降低至1.5oC以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報告也顯示,為了限制暖化情形,2030年的全球碳排放必須比2010年還要低45%。
如此快速的年度減碳排放量將難以維持,全球經濟結構可能也會逐漸地轉向GDP降低的趨勢作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經濟生產每年將需要降低5%,否則GDP仍可能會持續地成長。如果撇除負排放技術或無法大規模地使用負排放技術,則為了維持1.5oC所需的減碳排放量將會更高,直到2040年,每年約需減少15%的碳排放。最後,全球碳預算(Carbon Budget)的本質也揭示了:「除非每年碳排放達到淨零,否則大氣中的碳濃度和全球溫度都將會持續地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