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ranco Gonzalez;初稿編修:李淑媚;翻譯、總編輯:鍾宜珈
引用來源:
https://www.governmenteuropa.eu/electric-buses-european-transport/88717/
『參考要點』:歐洲各地正在進行電動巴士的改革,透過補助機制、發展充電服務,使歐洲的交通運輸方式朝向電氣化與脫碳的趨勢邁進。此外,歐洲汽車產業的未來也將面臨到中國電動巴士產業的崛起,以及共享車輛技術的發展。
電氣化需求增加
在歐洲地區,電動巴士的訂單一直在增加,考慮到各城市所承諾的範疇, 2017年歐洲地區的電動巴士訂單約為1,000輛,這些巴士的主要供應商包括:比亞迪汽車〈BYD Auto〉、索拉瑞斯〈Solaris〉、VDL汽車、富豪汽車〈Volvo〉。中國的比亞迪汽車已經在歐洲建立了龐大的生產線,但此車用市場中並沒有引起很大的注意,因為匈牙利的新工廠、法國的計畫工廠及英國的合資企業都在生產電動巴士。比亞迪汽車知道歐洲各國政府已對目前令人窒息的汽車碳排放感到厭倦,比亞迪汽車利用這種對燃油動力運輸車輛的反感,在歐洲電動巴士競標中得標。當地政府也透過「綠色巴士基金」的建立,運用補助措施,為電動巴士的發展提供了資金。
脫碳創新
歐洲正在進行電動巴士的改革與創新,像荷蘭Heliox這樣的公司,已經配置了歐洲最大、最全面的電動巴士營運計畫,在荷蘭的艾恩德霍芬(Eindhoven)地區設置了43輛電動巴士的充電服務。該公司透過這種方式實現了雙向的充電願景,不只為巴士站打開了大門,使其成為儲能設施,也可在未來需求層面的管理系統中為電網提供服務。
快速充電、高功率技術是電動巴士的促成技術。在這之中,我們可以找到鈦酸鋰電池(Lithium-Titanate Batteries)和超級電容器(Supercapacitors)。相較於傳統的鋰離子技術(Lithium-ion Technologies),這些技術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但其能量密度卻較低。歐洲的電動巴市場,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看到來自亞洲的快速充電巴士技術,並且在歐洲內部發揚光大,例如:在亞洲地區,中國政府為那些提供充電系統且達到正常充電率三倍的巴士,提供高達40%的補貼。
在歐洲,日本的東芝公司(Toshiba)提供新型的鈦酸鋰電池,應用在電動巴士的快速充電。另一方面,歐洲的科技公司,像是:愛沙尼亞(Estonia)的超級電容器知名廠商(Skeleton Technologies)正在引領著超級電容器技術的商業化發展。來自英國的Zapgo公司,也正在開發下一代高功率的儲能技術。
目前熱烈討論的是關於充電的議題,在每個巴士站充電,成為電動巴士主要的充電方式,而非夜間在充電站充電。然而,像比亞迪汽車這樣的公司,目前正鼓勵在巴士站點進行收費,因為這是較低的資本投資,但日本的東芝公司認為,在每個巴士站充電雖然有較高的資本須支出,但從長遠來看,這是一種效率更高的系統。日本的東芝公司聲稱,有越來越多的巴士營運商正朝著此方向邁進。
運輸新趨勢
另一種不同的技術趨勢是「自動駕駛的公共運輸〈Autonomous Public Transport〉」的出現,例如:法國的無人巴士公司〈Navya〉開發的電動巴士。此外,也有另一種趨勢是歐洲共享車輛〈Share Vehicles〉的成長。雖然像德國斯圖加特的汽車公司戴姆勒〈Daimler AG〉和博羅雷〈Bollore〉這樣的公司一直是隨租隨停的Car2go和Blue car汽車共享計畫的先驅,我們也看到了輕型車輛的新世代共享汽車計畫,就是電動踏板車,例如:在德國柏林的街上,經常看到臺灣公司-Gogoro的電動機車,透過與電子巨頭博世〈Bosch〉的子公司Coup進行合作,已在德國首都配置1,000輛的電動機車,該電動機車不是存放在倉庫或是車站內,而是隨機分佈在整個城市,使用者可以透APP找到可用的車輛。
電動機車的租賃服務始於2012年西班牙的Cooltra公司。此外,Govecs則是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的電動車生產商,一直為歐洲和世界各地的許多共享電動機車計畫提供電動機車,該公司在柏林復興了早年德意志帝國時期開發的代表性機車〈Schwalbe〉,該車具有復古的外觀,這種機車服務可以帶來便捷的個人旅行,不會產生關於所有權、交通擁擠和停車位有限的煩惱。
根據市調公司IDTechEx的調查顯示,運輸業的未來不會像20世紀那樣由汽車主導。顯然地,歐洲汽車產業正面臨兩個主要的全球趨勢。第一個是中國的電動巴士產業崛起;第二個是共享車輛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