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夏天,台灣發生史上最大規模的珊瑚白化事件。今(12日)「台灣珊瑚白化觀測平台」公布最新研究成果,此次珊瑚大白化估計損失31~40%的珊瑚,以小琉球海域最為嚴重,東北角海域則是首次發生。背後原因是氣候變遷與海水升溫。
學者警告,全球升溫若超過1.5℃,地球上99%的珊瑚將消失,台灣政府應即刻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搶救珊瑚礁生態系。
全台珊瑚長期泡在超過30℃海裡 「熱壓力」爆表
2020年7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將台灣海域的珊瑚白化警告提升到最高等級。
「台灣珊瑚白化觀測平台」於2020年7到月9月間,根據全台62個樣點、總長達5公里海岸線調查到的2萬8250株珊瑚推估,台灣2020年遭逢史上最嚴峻的珊瑚大白化事件,將損失31~40%的珊瑚。
大規模珊瑚白化,是由海水持續異常增溫所造成。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郭兆揚說明,2020年是海溫史上最高的一年,5月底中國南部產生的熱水團,於6月底進入台灣海域持續「加熱珊瑚」。此外,往年具有降溫、「關火」作用的夏季颱風罕見地未來訪,使全台各地的珊瑚浸泡在超過30℃的海水長達三個月之久。
適合珊瑚生長的水溫範圍是18~30℃[1],若水溫持續高於30℃,將導致珊瑚所承受的「熱壓力」指數[2]增加,若指數大於4珊瑚將有嚴重白化風險;大於8以上則將導致大規模白化甚至死亡。
郭兆揚指出,2020年台灣南部海域珊瑚所承受的熱壓力指數超過15,遠超過同樣發生珊瑚大白化事件的1998年及2016年(熱壓力指數為10)。
珊瑚白化規模前所未見 小琉球最慘 東北角首次白化紀錄
郭兆揚說明,珊瑚白化的程度分成6個等級,通常白化等級1~3的珊瑚,在溫度降低後都有機會回復,但白化等級4~6的珊瑚基本上都將死亡。他進一步分析2020年全台有31%的珊瑚白化等級達4以上,有8%屬於高死亡風險的等級3。
近一步比較不同地理區域的珊瑚白化程度,以白化4級以上為標準,可歸納出小琉球最嚴重,將損失55%的珊瑚;東北角與墾丁次之,將損失約30%;澎湖與綠島的白化程度較輕微,將損失約20%。
郭兆揚表示,1998年躲過一劫的東北角珊瑚,卻在2020年發生了有紀錄以來首次大白化事件,以野柳、外木山、基隆嶼和鼻頭角漁港最嚴重,是非常嚴重的警訊。
海底映像製作人李世明在2020年8月,透過海底攝影機及空拍機,紀錄到澎湖東、西吉嶼部分海域的珊瑚白化面積達70~80%以上,甚至有些珊瑚礁都已經被藻類覆蓋。
「這是我潛水十年來,從沒見過的情況。」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負責人蘇淮,也在2020年不同月份,至小琉球、東沙島及東吉嶼等海域,記錄珊瑚白化的現象。
文章原網址:https://e-info.org.tw/node/22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