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贈苗不再附膠盆 植樹愛地球 可分解容器首度上陣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花蓮報導

每年3月,節氣運行到驚蟄、春分,萬物逐漸甦醒,也是台灣最適合植樹之際。不但總統領銜植樹,縣市政府及農委會林務局,也會舉辦大大小小不同場次的贈苗活動。只是,植樹原本是保護地球連帶惠及人類福祉,卻因使用膠盆當贈苗容器,大打折扣。

為響應減塑政策,林務局今年首度於植樹月贈苗活動試辦採用生物分解性容器,各林管處贈苗不再提供膠盆,而改以可分解的容器,讓環境綠美化落實環保永續。

花蓮林管處中原苗圃,嘗試以紙漿盆直接育苗。圖片來源:花蓮林管處

一改贈苗用膠盆 今年贈苗要不塑

植樹節贈苗鼓勵植樹護地球,只是隨苗附贈的膠盆,違背了護地球的美意。近3年(2018~2020)林務局各林管處辦理植樹月活動之贈苗數量,每年平均約送出10萬多株,10萬多個塑料容器也隨之送出。

林務局專門委員李允中受訪時表示,以往贈苗,權宜作法是直接從苗圃載運苗木到贈苗現場,讓民眾好領取;如此一來,原本在苗圃能重複使用的膠盆,等於少了重複使用的機會,也將塑料製品流入民眾家中。

李允中指出,民間雖有農民發展以紙缽種菜,但易分解的特性,對於需育苗1年以上的經濟造林與綠美化樹種的生長相當不利。

此時,花蓮林區管理處生態造林,提供了一部分解答,以紙漿盆用於短期育苗的草本植物或贈苗應該可行。

易分解紙漿盆 用於草本育苗、植樹贈苗兩相宜

花蓮林管處去(2020)年開始試驗將可分解的紙漿穴盆應用於苗圃,花蓮溪生態造林更嘗試以紙漿盆盛裝的苗木,直接栽植於高灘地上。目前花蓮溪月眉大橋南側高灘地上,5600個以紙漿盆種植的台灣火刺木、車桑子、椬梧、小葉黃鱔藤等植物,紙漿盆皆已裂開分解,苗木仍生長良好。

花蓮林管處作業課長邱煌升嘗試以紙漿盆培育台灣火刺木、車桑子、椬梧、小葉黃鱔藤等植物,並直接種到花蓮溪口高灘地。攝影:廖靜蕙

這項試驗性作法開啟了苗木容器改革的契機,除了造林方面,短期培育的植物嘗試可分解容器外,林務局也定調,贈苗使用可分解容器,並從今年啟動。

各林管處今年植樹月活動,紛紛響應這項政策,其中紙漿盆成了今年幾個林管處贈苗的優先選項。新竹處、東勢處、南投處、羅東處、屏東處以及台東處贈苗,全部或部分使用台灣回收廢紙紙漿再加工製成、可自然分解的「紙塑植樹杯」。

新竹林管處今年預計送出1萬8000棵苗木,其中1萬份使用紙漿盆,其餘採用玻璃紙包裝。南投林管處1萬2000株苗木,全數採用紙塑植樹杯;台東林管處今年訂2000個紙塑植樹杯,提供在台東市舉辦的贈苗活動;民眾的反映將成為未來贈苗容器的參考。

以玻璃紙包裝小苗 環保自然心情燦爛

花蓮處依據出苗時間不同,使用3種不同的育苗容器,包括塑料苗盆、回收紙漿苗盆及玻璃紙,後兩種是可以自然分解的材料。今年考慮成本因素,採「玻璃紙」包裝贈苗,環保減塑之餘,也期待將苗木以燦爛花束的概念贈予民眾,帶回家後直接將植物放入家中既有花盆、花器中後,打開包裝麻繩,灌水濕潤土壤就可以了。

玻璃紙易於清潔,有光澤,較堅韌,也可作為屏障,常用於包裹鮮花,但常被視為塑料。花蓮林管處作業課長邱煌升說,玻璃紙是纖維素製成的透明薄膜,屬於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大眾普遍認為玻璃紙和塑料一樣,或只是塑料的透明版本,這種想法並不正確。「玻璃紙在結構上由有機纖維素、木粒製成,就是植物纖維,可分解也對環境無害。」

以玻璃紙包裝的台灣肖楠小苗。圖片來源:花蓮林管處

新竹處作業課長林純徵提醒,玻璃紙袋遇到水就溶解,因此民眾領到苗後,必須儘快種到土裡,增加存活率。

一兼二顧 玉井莿竹林相更新兼磨成竹粉再利用

除了紙漿盆和玻璃紙,嘉義林區管理處則是與廠商合作,開發以竹粉、植物纖維等資材製成的育苗容器。成品是黑色薄膜盆子,外表和觸感和傳統的塑膠盆很像。

作業課長康素菁表示,原料檢測證實不含PE、PVC等塑料,可自然分解,而非如玉米塑膠是裂解;堆肥分解或焚燒也不會產生有毒物質。這項容器耐候期限約1~2年,能兼顧贈苗及造林苗木容器需求。此次訂做6600個,連開模費用,換算下來單價28元;若通過造林育苗測試,大量訂製成本應能壓低。

研發的容器是以竹粉和植物纖維製成,竹粉來源不限種類,正好提供嘉義處去化刺竹林的管道。「玉井地區的莿竹林過多,莿竹相當不好用,透過相關單位研發,做成育苗容器,或苗圃的刈草席等,既環保又可讓林地更新。」康素菁透漏,為了找到能配合的廠商,花了不少功夫;業者經過3個多月時間研發,開模、再確認後,才開始量產。

未來持續朝兩方向試驗,一是嘗試使用轄區內莿竹作為環保可分解的材料,二是苗圃使用的塑膠製品,逐步改以環保可分解的產品取代。

嘉義林管處與業者研發,以竹粉和植物纖維等材質做成的苗盆。攝影:廖靜蕙

研發耐用可分解容器 下一步用來造林

只是將環境成本內部化所費不貲,不但容器成本飆高10倍以上。根據各林管處市場訪價情形,開口約10公分的塑膠軟盆,單價2元以下,紙漿盆介於16~25元之間;玻璃紙每張7~10元。

此外,從苗圃到贈苗現場之間,還增加了換盆的人力成本。李允中解釋,贈苗活動前約3個月前,就要配合以可分解的容器持續培育,多了人力成本,換盆過程苗木也有損傷的風險。

幾個林管處作業課長都表達,未來若能發展出耐候性強的可分解容器,大量生產應能降低價格,也不須為了贈苗而多了換苗的動作。

邱煌升期待,透過可分解容器推廣減塑,爭取民眾對可分解容器的認同,並能改變造林育苗業者的想法;南投林管處作業課長何學哲也認為,可分解容器屬於業務創新作為,減塑有助於提升機關形象。

今年羅東處贈苗樹種之一大葉溲疏,用可分解容器護花又護土。攝影:廖靜蕙

索苗自備容器 植樹也能減塑護地球

使用塑膠軟盆當贈苗容器,民眾領取苗木後,還可維持一段時間不換盆;但多數可分解容器都不耐放,必須立即處理。李允中說,苗木帶回家盡快種到土裡,或移植到花器上,對植物生長比較好。

其實,膠盆也有缺點。有些民眾帶回家不知道將苗木脫去塑膠盆,就直接種到容器中;或者為了移去塑膠袋,造成土包散落、根系受損,都導致植栽生長不好甚至死亡;但可分解容器雖不耐放,卻可直接置入盆中不需脫掉外殼。

林務局提醒,各林管處辦理贈苗活動,已不再提供塑料提袋,民眾務必自備提籃、後背包、布袋、紙袋或紙箱等,可重複使用的容器盛裝小苗;回家盡快種到土裡,共同支持減塑,實踐植樹愛地球的真義。

另外,紙盆苗比較重,台東林管處作業課長張勝傑舉例,林管處提供的苗木約50公分,可能3棵就超過10公斤,民眾索苗務必認知到這項改變,做好準備。

紙漿盆較重,民眾索苗時請備好重複使用、耐用的容器。圖為以紙漿盆盛裝的小葉赤楠。南投林管處提供 

文章出處:https://e-info.org.tw/node/229347 

臺中市政府低碳城市推動辦公室

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99號臺中市政府惠中樓九樓 | 服務電話:0422289111#10963 | 服務信箱 | 網站總瀏覽人次: 1697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