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義大利建築師保羅.索萊里Paolo Soleri提出「生態建築」(Arcology)的概念,並且在70年代美國亞利桑納州進行了實驗計畫「阿科桑蒂鎮」(Acrosanti),希望都市開發的過程降低對環境的衝擊,並試圖在建築、生態與人文之間找到相互的連結,期望以自給自足模式達到循環平衡的狀態,這樣的理念,也預示了後來的綠建築的討論及應用。
綠建築的源起與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相關,對於能源匱乏以及環境衝擊的疑慮,幾項國際重要環境會議也影響了綠建築的發展。1972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環境會議」開始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1992年「地球高峰會議」共同研討地球環境危機及環保議題,簽署了「氣候變化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等重要宣示。1993年聯合國成立了永續發展委員會UNCSD(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展開了全面性環境保護運動,直到1998年「京都議定書」正式制定了各先進國家二氣化碳排放減量的目標,為保護地球永續發展,低耗能、低污染及低環境衝擊的「綠建築」應孕而生。
綠建築在歐洲稱為「生態建築」(Ecological Building),也有些國家以「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稱之。全球第一部綠建築評估系統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由英國建築研究所在1990年公布,並陸續拓展不同的建築型態評估,包含辦公大樓、學校、住宅、賣場等等。內容分為能源、管理、健康和福祉、運輸、水資源、材料、廢棄物、污染、土地利用及生態和創新等10個要項。
BREEAM同時影響了1995年由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所公布的LEED法。分建材、營建廢物、能源、再生能源、舊建築修復、室內空氣品質、景觀美化、綠建築設計專業、資源回收、使用維護、臭氧層保護、配置、交通、水資源、水質等十五項進行評估。
1998年由加拿大發起13國共同組織參與的「綠建築挑戰」(Green Building Challenge)所發展的GB Tool(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Tool)評估系統中提出資源效率、環境負荷、室內環境品質、服務質量、使用前管理、經濟性及交通運輸等七大範疇,各國並可依據當地情形進行調整,是一套相當靈活的評估系統。
2002年日本自GBTool調整,正式啟動「建築物綜合環境性能評估系統」(CASBEE)以能源效率、資源效率、地域環境及室內環境為四大範圍,並以質量與負荷做為評估條例判別。同年澳洲則制立檢視既有建築物的NABERS (National Australian Build Environment Rating System)和新建案評估的Green Star兩套評估系統相互應用。目前全球共發展了29套綠建築評估系統,並且依據現況境仍在持續修正及擴充。
相比於歐美國家,臺灣氣候條件及環境與之有極大差異,也使得臺灣以亞熱帶建築節能特色發想,設計了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等四大主軸的EEWH (Ecology, Energy Saving, Waste Reduction and Health)評估方式。政策則為了以簡化、量化的目的,以資材、能源、水、土地氣候之「地球資源」以及營建廢棄物、垃圾、污水、排熱、二氣化碳排放之「廢棄物」兩層面來定義綠建築的範疇,界定綠建築的概念是消耗最小資源和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
1999年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在《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中採用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二氣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水資源及污水垃圾改善等七大評估指標系統。並於2002年檢視日本環境共生建築概念中的要件:
- 低環境衝擊 Low Impact
- 與自然調和 High Contact
- 舒適性 Amenity
其中「與自然調和」與生物棲地、生態內容相切合,而舒適性則多屬室內環境;故於七大指標系統加入「生態基礎指標」與「室內環境指標」組成九大指標系統。
指標群 | 大指標分類 |
---|---|
生態 | 1. 生態基礎指標 2. 綠化指標 3. 基地保水指標 |
節能 | 4.1 日常節能指標 4.2 建築外殼節能 4.3 建築通風節能 4.4 建築空調節能 4.5 建築照明節能 4.6 新能源利用 |
減廢 | 5. 二氣化碳滅量指標 6. 廢棄物減量指標 |
健康 | 7. 水資源指標 8. 污水垃圾改善指標 9. 室內環境指標 |
生態基礎還原地球生物多樣性之本質,維持動植物健全群落,於植物群聚綠網以利動物、昆蟲、鳥類之交流,多孔隙岸邊是生物棲息、活動的最佳場所。岸邊緩坡以利爬蟲類昆蟲上下活動,濃縮自然具備多樣性地形、地質環境,多孔隙、多洞穴、多角隅、多溫濕氣候變化的環境,才能滋養細菌、微生物以分解生物屍體排遺。
生態綠化在創造多樣性、多層次植物及濕溫度變化豐富的生物棲息環境,加入生態基礎指標。例如提高建築立面設計,增加面積供青苔、地衣、爬藤、昆蟲、鳥類活動的空間,除了對於生物友善外,同時也是調節熱島效應的辦法之一,也將使綠建築擴展為人類與動植物和諧共生的多樣性世界。
建築物理環境是「自然環境」的一部分,控制熱、空氣、陽光、水等與居住有關的物理現象,使人類的居住環境以維持健康、安全、效率、舒適為目的。綠建築技術是起源於寒帶先進國的設計思潮,而台灣原有的物理環境資料亦多沿用美、日之資料,偏向保暖天光、隔熱、防結露等。經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國立成功大學等相關學者建立台灣的建築物理環境資料。我們從ENVLOAD建築節能法則到綠建築評估體系,已建立世界唯一亞熱帶國家的建築環保評估體系,同時發展綠建材的產品並持續將綠建築技術本土化。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以綠建築標章做為建築物的獎勵標準,引導業主、建築投資業、設計業投入綠建築。台達電與成大建築於成大校園興建建築魔法學校,完全以綠建築概念及手法,從外到裡建造完成,作為一種指標。而各地方政府開闢綠園道,帶狀公園連成綠廊,綠建築置於綠廊中相互呼應,形成生物多樣性使環境更舒適和諧,也期望能為民眾帶來都市森林化的享受。
新聞轉載至:https://biodiversity.tw/newpage.php?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