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中和、低碳經濟發展趨勢不可逆,中鋼(2002)決定明年起外銷鋼材加收「碳附加費」,這將是亞洲鋼廠首例,可望引領各國高爐鋼廠跟進,有效提升台灣鋼鐵工業國際能見度,同時可促進國內鋼鐵產業正向轉型,創造一舉數得綜效。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證實,中鋼內部積極討論「碳附加費」的議題。他認為,低碳要求不應該停留在口頭宣傳,須直接與鋼鐵價格連結會更有感。
翁朝棟說,全球七大工業國G7峰會強調,在2030年前碳排放減少至2010年水準的一半,碳中和的大趨勢不可能回頭,期待海內外所有用鋼產業一定要面對碳排放,透過使用者付費,把抽象的理念具體化,上下游共同落實節能減排,鋼鐵外銷才會更具競爭力。
鋼鐵專家指出,目前歐洲塔塔鋼鐵集團在每公噸鋼材內加收12歐元(約新台幣400元)「碳附加費」,中鋼明年第1季實施後是亞洲首例,對大陸、日本、南韓以及東協一級高爐煉鋼廠,將產生示範效果,同時對台灣善盡國際責任的形象往前推進一大步。
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表示,全球碳中和、低碳經濟的壓力愈來愈大,一定要有動作因應,鋼廠與相關供應鏈早晚都要共同面對,尤其外銷美國、歐洲等地更是如此。目前初步決定明年首季先從外銷鋼材導入,內銷市場暫不考慮。
黃建智說,鋼鐵報價表中有尺寸附加、材質附加等項目,明年起外銷鋼材會增加「碳附加費」,具體金額多少還要深入討論,但是碳附加費不是齊頭式平等。舉例來說,薄頂規電磁鋼片主要應用在電動車,而電動車有助減排,因此針對外銷薄頂規電磁片的碳附加費就會少收甚至不收,主要依相關鋼材的「碳足跡」而定。
黃建智指出,董事長很重視碳中和,執行碳附加費是新局面的開始,後續雖有很多不確定性,但說不定很多客戶都會認同,碳附加費的政策會有獎勵措施,只要對鋼廠與社會節能減排有助,少收或不收都可能,未來再逐步完善。
中鋼表示,目前外銷量每季約120萬公噸,全年外銷接近500萬公噸,扣除子公司供料,每季實際外銷量約100萬公噸左右。
文章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7241/553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