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又新專欄 – 面對全球暖化 人類要如何減緩與調適?

簡又新專欄 – 面對全球暖化 人類要如何減緩與調適?

 
照片來源:pixabay

照片來源:pixabay

  據科學家的統計近期全球最高溫皆集中在21世紀,而2018年的夏天是18年內,歷史上第四高溫的一年。過去研究氣候變遷,想的是下一代將如何面對,如今身處高溫全球暖化時期,同時需思索當下與未來幾年所要面臨的極端高溫環境,我們是否都已準備好?

  對應氣候變遷的挑戰,聯合國提出二個方向,其一是是減緩,亦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二是調適,即適應高溫時的應變之策。例如,考量到高溫可能導致柏油路面過燙,讓瑞士蘇黎士警犬出勤時須穿特製鞋,用以保護腳部。地球升溫除讓北極圈內的永凍冰層產生夏季融冰問題外,另德國建於河邊的核能電廠需冷卻水,出現排放的冷卻水造成河水溫度過高魚被熱死的狀況;而舊金山東部等山區因過度乾旱森林火災次數變多等問題層出不窮,亦讓寒帶溫帶地區從北歐國家到日本等國各地居民皆難以適應,而各國政府和民間更祭出不同的政策及措施,創意發想如何因應高溫,如日本電力公司調降電費讓人民更有意願開冷氣、韓國出現高溫屋內熱死人案例、芬蘭超市開始提供冷氣,甚至讓民眾能在貨架旁打地鋪等。

  另外則是水資源問題,如乾旱缺水的以色列主要來自海水淡化,並借助其他能源來進行,生產許多高品質水資源。然而,過度抽取死海的水會導致死海的海平面下降,更會影響農業的發展、農業出口量等,如玉米小麥等農產品欠收,造成價格波動,目前看來大家仍未做好全面性準備。

  由於近日在世界各地陸續發生各種災害,相關事件都成了人類的警鐘,負責氣候變遷的機構和專家學者們皆表示,此非新常態化,況且這些現象尚未達高峰,氣候變遷不只是下一代需重視的議題,已成為眼前急迫關注的議題,因此須評估與考量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美國總統川普仍持續表示,不相信氣候變遷,進而刪減相關預算。然而,2018年美國測得48個州的高溫,刷新過去歷史紀錄,平均溫度落在攝氏21.6度,比1895年的平均溫度高出約攝氏1.9度。溫度變化不定之際,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科學家進行沿岸海平面高度的測量,更發現其高度與1992年相比上升了約7.7公分比人類腳底板還高。因此,科學家認為這是溫室氣體排放氣候變遷所導致的現象。

  全球暖化問題已不是單一國家或單一企業的問題,自美國川普總統上任以來就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一致使某些開發國家缺少補助。但其他如Google、Apple與Walmart等大企業,已經開始使用再生能源,印度的白屋頂和瑞士的白鐵軌設計等,在降低CO2上不遺餘力,但整體努力仍顯不足。另外,還有食物的浪費也產生碳足跡的問題,雖各項問題看似小的問題,但集結起來皆急需人們尋找具體解決之道。

  無論是熱浪與颱風等天災都將影響到民眾的生活,因此需精準預測以利民眾即早作好防範,也同時產生一個重要熱門的職業—氣象專家。日本等國家也開始訂定《氣候變遷調適法案》,也就是從國家發展與建設,到全面性的節能減碳都被納入政策考量。隨著暖化日趨嚴重,地球已走向不歸路,我們應要設法調適,減緩地球暖化的升溫速度,也讓人們在高溫中找到適切的調適方法,以應付未來環境變遷的艱辛。

節錄自台灣英文新聞Taiwan News 林靜怡/編輯整理,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授權刊出。

臺中市政府低碳城市推動辦公室

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99號臺中市政府惠中樓九樓 | 服務電話:0422289111#10963 | 服務信箱 | 網站總瀏覽人次: 1696844